# 前言

我大一的时候看到的这本书的第一版。转眼大四毕业半年了。

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积极的作用,大一时候很庆幸读到这本书籍,当时一读这本书,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抓到了一个水面上的一根稻草,以为『明白一个道理,于是突然间就主角光环加深,从此走向人生巅峰』。当时可能是因为年轻气盛见识少,待我见识稍稍多了那么一点点之后,也就逐渐可以对成功学类的鸡汤脱敏。这里的脱敏指的是可以减少过度情绪化的理解,从句子中逐渐剥离感性的煽情的句子,慢慢的从稍稍理性的一些角度进行理解。

这本书放在公网上,并不需要购买即可免费查看,但,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版在排版上下足了功夫。阅读体验很好。推荐购买纸质书。

我是一个认为『术』重于『道』的人。『道』意味着对『术』进行抽象总结,并且艺术化的语言进行诠释,这个过程难保没有信息的损失。

这本书在四年后看的今天,依然读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味道,这种惊喜恰如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那般惊奇。

四年前,我看了这本书,相信自己的积累终究会有一天有所回报。

现在想想,很多李老师说的道理也有道理本身的局限性,道理一旦脱离于扎根这些道理的土壤,就显得很没有道理,李笑来提到:

  • 速成绝无可能
  • 交换才是硬道理
  • 完美永不存在
  • 未知永远存在
  • 现状永远无法摆脱

这些话的正确性在于如何定义速成,如何定义交换,如何定义完美,如何定义未知,如何定义摆脱现状。放在李老师列举的几个例子来说是成立的,但是放在其他的例子里面则是不成立的。

比如说,『速成绝无可能』: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本身已经学会了几门编程语言,再学另一门编程语言,那仅仅是多看几天编程手册的事情。几天学会一门编程语言这叫不叫速成呢?一两天学会另一个数据库这叫不叫速成呢?有的人可是要花好几周呢?你会说,这并不见得,你这是主场,你这是在同一个领域里面学习。这种情况不应该叫做速成。那,举个其他的例子,写代码这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推导和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方法,这让我学一门新的编程类技术或者非编程类技术的过程中有很强的 common sense, 这个过程也是事半功倍的,那这算不算速成呢?

在本书中,对于『时间管理』, 这个词本来就不是管理时间的流动的,而是管理自己对于时间的开销。可,李老师反倒说:时间本来就不服从于每个人的管理,你只能选择和时间做朋友。

可,我只想对我的时间开销进行合理安排.我没有控制时间的想法呀!

当然,瑕不掩瑜,我认为这本书除了重要的内容是那些『术』而非那些『道』. 没有人不懂道,也没有人不懂道理,只是道理本身具备相当大的局限性罢了。

# 目录

通常情况下,看一本『自我成长』类书籍,看他的目录就能了解这本书的讲解思路。

困境 - 醒悟 - 现实 - 管理 - 学习 - 思考 - 交流 - 应用 - 积累

几天读下来,私以为最有价值的部分为管理 - 学习 - 思考 - 交流这四个章节,这四个章节多看几遍,其他大略看看便好。

以下便是我的一些零散的笔记。

# 第 0 章:困境

首先是发现时间不够用(问题), 接着是尝试改变但却时间压力导致自己即勤奋又懒惰(慌乱)显得『用战术上的勤劳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我们尝试去管理时间,但是却无法管理好时间,于是李老师提出『我们无法管理时间,只能管理自己』,怎么管理自己?李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必须要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而解决就只能靠积累』。

番外:为什么是第 0 章呢?因为程序员从零计数,而李笑来老师是一个 Geek 范十足的人。而且,概述放在第 0 章,我觉得也蛮有意义的。

从第 0 章可以看出这本书围绕着: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其实个人觉得这本书的这个副标题 –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倒是非常适合作为本书的标题,因为论概括性比把时间当做朋友显得更加的契合本书的内容。当然,做销售出身的李老师肯定也知道,这个副标题没有多大吸引力,至少没有把时间当做朋友那么有吸引力。

# 第 1 章:醒悟

定义了孰主孰仆:不要跟着感觉走,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举了『一个锤子不能砸自身,钉子不能砸自身,但人脑可以修正自身的想法(元思考)来说明人脑的高级』的例子。放在一起总觉得怪怪的。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耳机可以通过不断的播放音乐来使得耳机音质得到大量的提升,这个过程叫做煲耳机,而超过一定使用期限之后,耳机的音质就会有所下降。我觉得耳机也是一个通过不同使用自身进行发声并且使得自己的发出的声音更加美妙的东西呢。

定义了何为心智:一个人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的知识与经验的总和。

举了一个聪明人办傻事,还振振有词,义正辞严,双目炯炯的例子。我甚至会怀疑是否本来人家能接受意见,反而因为当众揭露出来,因而在内心里抵触别人意见。当然,缺乏具体的场景,我也无从判断。只能假设,这个倒霉的聪明蛋说的是那种很大的自以为振振有词的话了。

李老师举了自己学了计算机,盲打,统计,做销售,英语的例子来说明一些道理。PS: 不得不说,在 90 年代学到了这些先进的,time saving 的东西真的是让人非常的羡慕。

然后说了一个和乔布斯学习书法一样的道理,并且加以升华:『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去学』和『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不去学』, 前者在实践中越发相信技多不压身,后者只能感叹技到用时方恨少。(当然,与此同时,相信技多不压身的人往往也会陷入同时学习多个技能从而导致处处平庸的误区.)

# 第 2 章:现实

  • 速成绝无可能
  • 交换才是硬道理
  • 完美永不存在
  • 未知永远存在
  •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关于速成,李老师这么说:人本质上就容易对那些在短时间内能让自己满足的事物产生依赖,并且全然不顾事实上对自己的影响是好是坏,比如:

  • 依赖打游戏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 『今天那么累了就大吃一顿吧』

然而,在很多领域,之所以相信有速成之法,多少因为之前的老师教的太烂。相信速成之法的聪明人,只是寻找一个更好的学习路径而已。相反,很多人看书不去看一下评论,不 Google 一下,不去征求一下该领域的牛人的意见,上来就一阵瞎折腾,这不也是一种『既勤劳又懒惰』的人么?

第二章总结:

  • 你得有耐心接受现状有耐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耐心接受未知。
  • 你得有所积累才能有资本。
  •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其实整本书籍讲的都是不要急,慢慢来。

# 第 3 章:管理

第三章叫做管理,一本书终于进入了干货期,特别是打电话这个流程总结的相当不错,不是很清楚打电话这个是不是商务人士的常识,但的的确确让我也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其实可以处理的更加完美。

  1. 凭什么确定现在就可以接电话?发条短信问问对方是否方便
  2. 想清楚,对照着清单进行沟通。防止漏掉关键信息。
  3. 工作电话,对方未接,显示的是工作总机。应该发消息到对方手机。
  4. 交代自己是谁!
  5. 对方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善意提醒对方可以邮件发个备忘。

处处留心皆学问。

至于记录时间的方法,曾经尝试过一段时间,没有坚持下来,个人觉得并不适用于我。

至于制定计划的注意点,其实李老师说的其实就是 SMART 法则吧:

  1. 目标是具体的 (Specific)
  2. 可以衡量的 (Measurable)
  3. 可以达到的 (Attainable)
  4. 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Relevant)
  5. 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Time-bound)

# 第 4 章:学习

    1. 效率本质
    • 1.2. 学习有效率的东西才是王道
    1. 基本途径
    • 2.1. 体验 / 试错 / 观察 / 阅读
    1. 主要手段
    • 3.1. 科学方法
    1. 经验局限
    • 4.1. 个体经验有限
    • 4.2. 群体经验有限
    • 4.3. 与现有知识相悖的知识
    1. 自学能力
    • 5.1. 基础阅读能力
    • 5.2. 检索能力(基于阅读能力)
    • 5.3. 写作能力(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只是和经验)
    • 5.4.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 5.5. 保持开放的心态 记录下不能苟同的言论,定期想想原因

学习,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这与李老师主张的实用主义非常吻合。从四个基本途径(体验 / 试错 / 观察 / 阅读)入手,并介绍了主要手段即科学方法。接着介绍经验局限如何自学能力。

有趣的东西在于科学方法。

所谓科学方法,用于求索科学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可是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多少少显得过于书生气。

对于科学界已经确定的结论,经过严密的科学方法来验证,那些是值得相信的。比如进化论,现代医学,科学结论。

能不能说科学探索出来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呢?不见得,但是经过严密推导后或者是严谨的双盲测试的结论则是非常值得去相信的,如果错了,那就只能认了。如果严谨的科学探究都能出错,那也属于"天亡我,我何辞为?".

然而,遗憾的是,更多的问题则是没有足够的素材来验证这个道理是否属于真理,我们遵循科学方法估计得出的也就是假想。甚至来不及验证,机会就溜走了。

# 第 5 章:思考

第五章是最有意义的一章,这是李老师特别擅长的思考,所以每次读都可以发现有趣的东西,比如,李老师定义的勤于思考 – 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的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至于勤于思考的原因却是,我们也处于一个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

接着李老师举出两个思维陷阱:

  • 概念不清
  •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概念不清的人往往分不清目标与计划、 科学科普与科普作者 \ 历史与历史课 \ 上学与学习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人就会往两个方向发展要么选择相信鬼神要么擅长使用二分法强行得出答案。

很多人也分不清相关性和因果性:

其实确立思考的方案也很简单,如果别人给了你一个因为 A, 所以 B

  • A 不一定是 B 的理由
  • A 不一定是 B 唯一的理由
  • A 不一定是 B 最重要的理由
  • A 可能是促进了 B ,B 也反过来促进了 A, 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举个例子:

有个人说:程序员只能去北京才能混得好。

想清楚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很简单:

STEP1. 确立他说的因果关系:因为程序员去北京混,所以混得好。
STEP2. 想想混的好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去北京混吗?去上海就一定不行咯?北京的程序员就一定混得好咯?
STEP3. 想想混的好的原因的唯一理由是因为去北京混吗?不去北京就一定不行咯?
STEP4. 想想混的好的原因的最重要的理由是因为去北京混吗?如果不去北京还想混得好,还有什么方法呢?

命题的四种概念:

  1. 因为 A, 所以 B
  2. 因为~A, 所以~B
  3. 因为~B, 所以~A
  4. 因为 B, 所以 A

很早接触这个概念,虽然至今用的还是不熟,但这四个概念真的是写段子的强行混淆概念的好概念啊。

# 第 6 章 交流

  • 学会倾听
  • 说与不说
  • 交流守则
  • 正确复述
  • 勤于反思

这一章也值得反复多看几遍,即便不能理解,一本正经的引用牛人的话也是提升谈资,满足自身小虚荣的重要手段。

有趣的是交流守则:

  •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 不做人身攻击。
  • 保持主题。
  • 辩论时要用证据。
  •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 对话要有记录。
  • 尽量理解对方。

当然,有的时候别人会进行反驳,而注意双方的反驳层次也是很有用的(书中未提):

Paul Graham《How to Disagree》值得一看 http://www.zreading.cn/archives/4137.html

引用李老师的话: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对象。就算对方不依不饶,我们也应该回避回避再回避,因为任何接下去的过程都已经不再是“讨论”,而更可能是仅仅为争而争的“争论”了。这种争论的害处很多,比如浪费时间,比如影响情绪,比如把对方变成敌人,比如失去更多朋友……

# 总结

读到这本书之后,确实让我不安宁了好一阵子,因为这让我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自己对时间的浪费,对自己精力的浪费。这些东西原本可以使我变得更好。

四年后,重读这本书,依旧让我收获颇深,至于前面部分的挑刺,也仅仅是耍耍小聪明而已,挑刺很容易,建立体系并不那么简单。

遇见有趣的书,就如同遇见一个有趣的人一样。

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只叹相见恨晚。

感谢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假期的都让我不断补充新知识不停止学习的步伐的公司,让我在大年初二完成这篇读书笔记。